2011年3月17日 星期四

06 習練鄭子太極拳的密鑰 ( 2)

《十三篇。別程序》中揭開了進程門徑,讓我等後學者,有了登頂的階梯。總的分為天地人三階:始自「人階為舒筋活血之運動」;進而,「地階為開關達節之運動」:終為,「天階為知覺作用之運動」。每階再細分三級,計為三階九級。篇末有重要的警語說:「學者不可躐等!拾級而上,登峰造極,無難也。」太極拳既是「問已」的功夫,就讓我們自已捫心坦盪的先逐級自我檢核。

先談人階,是練筋柔。次序上是先求上肢筋柔,次達下肢,最後再求軀幹的鬆柔。先舒筋,是由於人們後天的用力習慣,多賴肌肉而阻礙了筋骨勁力的傳遞。舒筋不是放鬆,要求是“鬆而不懈”。這便是要在意識緊的情況下,肌鬆而筋能繃。舒筋決不是筋的伸展,是要下番功夫的!

筋就是筋腱,是連接肌肉和骨骼的組織;要能不但堅韌,而且又富於彈性。「勁由於筋」,是自內引發於外,謂之「內勁」。內勁之培養,需得內以養氣、外以練形。養氣是氣歸丹田,培養丹田中氣使日漸充滿。練形是先求間架結構的整,再求筋舒。間架結構,是指身體部件的結合方式。舒筋,由筋的對掙拔長中產生。所以,方法上有其巧妙,和練外家拳或練體操的差異甚大!

【人階舒筋】的自我檢驗
一階一級:由肩至腕 (上肢) 。這是二分法「能」或「不能」的截然區別,不是比較其鬆或緊的程度。
(1)         肩舒:不用肩。外形上,行拳上是否動肩?也可以請旁人,用力上抬自已的肘關節;若是肩被抬起(抬得動) ,那就是仍用肩。
(2)         肘舒:外形上,行拳上是否墜肘?也可以請旁人,用力按自已的掤手;掤手的間架垮了或用力在手臂的肌肉,那就是還沒練到。
(3)         腕舒:外形上,是否為美人手?美人手是經常被誤解的!不是柔若無骨的蹋;腕關要鬆,但是內蓄掤勁。他人一試便能分明。
(4)         一階一級整體上两臂的大臂、小臂、掌指之三節,如同一條皮鞭,始終保持根節、中節、梢節三節的連貫性與柔韌性;力達中指尖。 

功法的秘訣是:『曲中求直,厥形為圓』。

05 習練鄭子太極拳的密鑰 (1)

習練鄭子太極拳的同好,在台灣的拳友中佔有相當高的比例。其中獨沽一味,特別鍾情於卅七式的也為數不少。屢見有心的同好,窮數年之功仍難以一窺殿堂之美。誠為可惜。其實,師爺已給了秘鑰,只是我們大多太忽略。正如《自修新法》緒論中所述的-「人亦不以此為秘要之談;故得之者,至今猶屬寥寥」。

二則自我驗證的方法:
(1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對照師爺拳架的影片,先不要論及韻味。請以慢速播放,比較自己動作的每一動(不是每一式!)是否類同(不是相同!) ?不要只看定式,而要自問自已是如何動的-虛實的轉換。若「定無恆定」的動態均衡是鄭子太極拳的特色,那「步隨身換」就是非常明顯的準繩之一。如果移位時,上步的腳先踏實後再移重心(未分虛實);那就絕對「不像」,或更明白的說「不是」鄭子太極拳
  
(2)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既然太極拳原為「有體斯有用」《自修新法。去三病》,而拳架本身就是兼有體用;那麼每一式都應該可以「用」。「用」不是推手,更不是散打。「用」是指作用;十三式都要呈現它個別的「效果」。行拳若做不出效果來;如掤不出去,按也沒作用。不能以「我是練健康的,不是練武術的」,自我安慰。畢竟「未明體用之法,殊鮮心身之益」《體用全書。例言》,功不唐捐是要能練得對。

  錯練是對不起自已,也冤枉了自己所下的心力和時間!

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

04 鄭子太極拳是動態均衡的運動(下)


從運動生理學的角度講,人體的平衡是指調節身體空間定位或反應身體動作,以維持身體在空間的穩定能力,包括靜態平衡(static balance)與動態平衡(dynamic balance) 兩種。「靜態平衡」是要靜力達到平衡(不再移動或轉動) ;因此重心越低,越容易平衡。動態平衡(Dynamic balance) 則是要維持人體在活動狀態下的重心與姿勢穩定;重心是靈活的、有機的或所謂滾動的。

這種追求動態平衡的方法,「近乎」所謂中定。只是「近乎」,距離「正確」仍有佷大的差異。此中的玄機,就在重心在靜態和相對於動態下的均衡,涵意相差甚大。

師爺在書中明示---「重心即太極拳所謂中定,中定不能離乎丹田。《十三篇。後記》」和「何為中定定力?中即時中,定無常定,不失中定,是為定力。《十三篇。明生剋》」。若要再更明白的說---實現太極動態均衡的方法,即是依循《老子。七十七章》所指出的:「天之道,損有餘而補不足」。這句話一語道破了全部的核心機密;太極拳動態均衡的密訣也就是對重心的「加」和「減」而已。「加」就是對不足的一端補之;「減」就是對有餘的一端損之。這方法就能達到,「時中」和「定無常定,不失中定」的動態均衡。

因此,即便是像「分虛實」這樣顯見的口訣,若是對照其行拳影片;仔細留意每個定式的的餘勢,就能體會太極拳的重心永不固定,所以能綿綿不絕。「分虛實」絕非陰陽分立,尚耍能「損有餘而補不足」。故而,鄭子太極拳就是本於系統動態均衡的核心理論;以恆動不息的重心和太極的基本性質,「依乎天理」且「因其固然」《莊子。養生主》。

03 鄭子太極拳是動態均衡的運動(中)


太極的陰與陽不是矛盾的相對關係,而是陰陽互根的相生相剋關係。把太極拳中虛實、開合、剛柔、動靜、曲伸、左右、上下、斷連和蓄發等的相對,看作矛盾的兩端(黑白陰陽魚) ,是不正確的。陰陽都是太極整體的一部分,不分軒輊。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(太極圖之魚眼) ,強調的是約制、新生下的和諧。

均衡是物理學中的力學概念,是指兩力方向相反而相等或多力的合力為零的狀態。太極拳裏的陰陽對待,也就是動靜的對待。靜的意涵,並非不動的意思;而是看是否合乎常理。所謂的循理為靜;反之,氣則是逆理,屬動。動態是指因外界刺激引起的非定向的隨機活動,其意涵是要隨時變通。而「動態均衡」,就是在陰陽消長的變化中能時時調整到最佳的位置的意思。鄭子太極拳以動態均衡為理論核心,是融合道家知虛履實的「無為而自然」和儒家「致中和」的雙重概念。

陰陽動態均衡的性質,可用三句話來概括:
「陰不離陽,陽不離陰」: 是指「陰陽」既相分又不相斥,是「對待」的兩種類型。「陰陽」是相依存的統一體。
「陰極生陽,陽極生陰」:是指「陰陽」陽變陰合的互根作用,如同雙人推鋸般,陰消而陽相對滋生,反之亦然,相生又相剋。
「陰中有陽,陽中有陰」:是指「陰陽」相互轉換的特性。相互轉換的機轉是可以由陰變陽或陽變陰;而且這是演化不是突變。變化是要能掌握或知覺那微小的關鍵。

太極拳活動,便是以人體的重心(丹田)為中心;掌握動靜消長,形成由陽極到極陰的圓圈活動。均衡變化的機關則有賴掌握「研幾」;幾就是,動之微(源自《易經·繫辭》)。掌握了「微」才能得機得勢,這也正是太極圖上兩個魚眼的妙用。

2011年3月11日 星期五

02 鄭子太極拳是動態均衡的運動 (上)


師爺在《鄭子太極拳十三篇。釋名義》上開宗明義的指出,太極拳之所以命名太極,是「以之名拳,命意深矣」。

太極拳源於易理,拳理與技藝結構是藉由太極的思想體系所轉化而成的。而這裡面,就包括了「思維理念」與「拳架體系」兩者的統合。清乾隆年間王宗岳的太極拳論是太極拳理論的最早文獻,而其中引用了宋朝周濂溪的太極圖說。藉由太極的思想體系,構成太極拳運作的法則而具體轉化為拳術。換言之,太極拳的拳理源於太極哲理,因此是思維構成的產物;而拳架則是具像的體現。兩者互為體用,形成「道」、「技」一體的獨特系統。

因此,若純以探求技法作切入是不夠的;也就是,試圖從長期的修練求得以技達道,是繞遠路。師爺的創見,就是藉由掌握太極動態均衡的義理,作為破解太極拳的理論核心(心法)。故而鄭子太極拳的理論,概括籠統的說就是太極原理。而其精準的內涵,就是動態均衡Dynamic  Equilibrium

動態均衡是指一個系統的各種變數,隨時間推移變化所追求的均衡狀態。系統是指個人是個單獨系統;若雙人推手,一搭手就由兩個系統變成一個系統。變數是指心氣神,當然肢體結構和重心、動量都含括在內。變化是指太極陰陽相生、相剋和互為其根的相對而統一的表現。

所以師爺闡明,「且是拳之精微妙用。無一不合於太極之原理。..曼青得楊師澄甫傳授心法。而始知是拳之為用。全根於太極。陰陽相生剛柔相剋之真理。無一不可見之於事實。」

01 鄭子太極拳的獨特性

子是古代對人的尊稱,稱有一家獨特見解或稱有道德、有學問的人為某子;如孔子、孫子等鄭子者,是鄭先生的尊稱。嚴謹恪守傳統像師爺這樣的君子,會直接以鄭子冠名;就意涵其對太極拳,必有自已相當份量的真知卓見。

鄭子太極拳傳承楊家,就拳架和拳理也與楊家並無大異。套路共卅七式,美人手或將左家心法都算上;恐怕都尚不足以生成差異,而自成一家之言。「理論為此拳傳授心法的樞機」(自修新法凡例) ,這句話才是點出鄭子太極拳的根本。不從理論上探求,都恐是捨本逐末!

那如果只是通篇拾綴成文,或引附拳經拳論等;那就是理論嗎?可是,前後遍尋全書也看不到理論的本體。其實,師爺已經給了指引!!他要我們就他的紀錄影片,悉心研究。並要求控制快慢,先由一式或二式;不要匆匆連看百回。

感謝現代科技,讓我們可以彌補未能得到親領教誨的遺憾。現代的視訊器材,也讓師爺的神韻和動作細節得以重現。經過數年反覆推敲、摸索和實驗,終於慢慢地還原了師爺的理論。只能贊嘆地說是,「無一字虛下,皆能見諸實施」。

鄭子太極拳的理論核心就是--太極拳是動態平衡的運動